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关键字: 栏  目:
跟班先进找差距丨坚守日复一日 担当始于足下
  发布时间:2020-09-10 09:41:53 打印 字号: | |

     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徐州中院按照《徐州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方案》,结合法院工作实际,于2020年7月22日出台《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的工作方案》,对活动的基本形式、跟班对象、学习形式、时间安排、实施步骤、主要内容、成果转化等进行谋划部署,“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正有力有序推进。

      刘洋,1984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二级法官。先后荣获“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十佳合议庭”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

      仝斌,1993年10月生,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2019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市中院工作,现任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速裁庭法官助理。


      有一种坚守叫“日复一日”,有一种担当叫“始于足下”,有一种力量叫“炼钢铸魂”。春寒料峭,夏日高阳,秋风萧瑟,冬雪皑皑,一台电脑,一部座机,一张座椅,一人一笔写出锦绣文章。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法官助理,很荣幸成为我院“跟班学习”实践活动首批跟班人之一,也很有幸碰见他,优秀如此,微斯人,吾谁与归,他就是中院杰出的笔杆子,全市法院调研骨干刘洋法官。我跟班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收获良多、感悟颇深。


善待单位,善待岗位


      在很多人的眼里,研究室是一个既羡慕又想躲避的地方,羡慕是成绩多、亮相出名的机会也多,躲避大多是因为苦累,加班加点、通宵奋战早已经成为常态。在那一方小小的办公桌,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在“五加二”“白加黑”中书写春夏秋冬。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无法克服的枯燥、乏味与高压,必须要有波澜不惊的平和安宁与远超常人的坚忍不拔,一如深山中的古井一般。初见刘法官,他一脸的“亚健康色”下的乐观让我印象深刻,言语之间是对这个岗位的无比珍惜,真如他所言“善待单位、善待岗位,单位和岗位必然温柔以对”。

      来了半天,我便切身体会到了文稿工作的责任与厚重。刘法官告诉我:“经手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语和每一篇文章,都代表着单位形象、法官风范,断然马虎不得。”或许正是这种态度,让他如此劳累,也如此令人放心。贾汪法院来研究室跟班学习的夏宇老师介绍,刘法官经常会在下班之后接到很多临时的文稿,截止的时间就是第二天早晨。一夜的苦思冥想、奋笔疾书和修改完善,都是常事。在研究室的文稿微信群里,凌晨两三点,依然会讨论着每一词用得是否准确、某一句话是否足够简洁明了。看他们的工作,感觉时时刻刻都紧贴着悬崖,面临着深渊,确实非常辛苦,但收获会更多,成长会更快,也有更大的进步空间。确实如此,雏鹰不给些压力,怎么能遨游天空呢?

谋深谋实,精益求精


      跟班期间,研究室周媛主任组织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会上,四位研究室的小伙伴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教育整顿工作有关信息进行挖掘,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我也很有幸参加了研究室的一次小会议。研究室真的很小,人数少,房间小,就连电脑都是小型的旧电脑,但讨论的问题却很全、很大、也很重要。会上,刘法官总是双手托着腮帮,一双眼睛闪烁着,认真聆听其他人的发言和思路。每当别人提出新的观点或想法,他总会握着手中的笔高高地举起说“这个不错,可以写”。当然,文章一字一推敲,每一篇文章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可以出来的,既要秉承一个新鲜的主题,又要尽量少用陈旧的材料;既要在每篇文稿中主攻一个富有新意和吸引力的部分,又要做到立片言以居要。作为起草者,要从总体上把握政治权威性、宏观指导性、思想哲理性、情感激励性、实践操作性;细节上,文章如何从小切面入手牵动各方各面,这又是一个重点。刘法官和小伙伴们在确定好方向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每一篇文稿既要防止格局太小、局促一隅,又要防止假大空、言之无物,这就是所谓的小切面、大文章。

      会议一个小时,文章一个小时,这也正是研究室的节奏。当天下午,刘洋法官在确定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文章标题后,便迈开了120迈的速度在键盘上飞舞,短短一个小时后,讨论文章的微信小群里就出现了草拟稿的身影。草拟稿虽然已出,仍需要不断的探讨修改。围绕一个字,刘法官和张滨滨又在群里进行讨论,最终才确定好标题。“文章千古事”,中国有句老话叫“文如其人”,马克思引过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每一个写作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在激烈的探讨中学习,风格互补。文章创作小群便成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小天地,一篇篇的文稿就是在这一遍遍地探讨、修改中走向精致、走向成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所有的好文章,都是心血的结晶和苦磨的成果。七夕佳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浪漫的一夜,而对于研究室的同事来说,这只是个普通的夜晚。当天晚上10点25分,刘法官在向整顿办的同事询问有关工作方案情况。第二天凌晨1点,正在赶稿子的刘法官还在关心另外一位整顿办的同事有没有下班。凌晨2点10分,微信文稿群也终于步入休眠状态。7点18分,微信群便再次苏醒,开始了一天的讨论、一天的忙碌。

      文稿之苦,苦在肌肤,难在内心。一个个白天黑夜的点滴积累,早就练就了过硬心智和过硬本领,一份份荣誉薄背后是不畏艰难险阻的激情、不计名利得失的淡然和不负领导重托的担当,攻坚克难、永不言弃早已融入血液、渗入灵魂,成为值得我们后来人继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在跟班学习结束的一次谈话中,刘法官谈到,参与起草报告和讲话稿,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训练和智能训练,也是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锤炼打磨,自己在综合文稿、执法办案等各方面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工作作风也在日益扎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写小材料到写大报告,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办到的,要经历一个逐步扩展和突破的习作过程。如何文思敏捷,如何能力出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贵在“厚积薄发”,积之愈厚,则发之愈佳。平常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虚心好学、多读多储的习惯,在脑子里和柜子里建立起知识、材料的“仓库”。平时库门大开,勤于进“货”,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在刘法官的书桌上堆满了一堆的文件,上面做满了标记,这就是他的“货源”。

      驽马十驾、砥砺前行,短短一天的跟班学习,让我看清了前进的方向与空间,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与先进的差距。下一步,这一刻,我将会把自己的所学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激励、孜孜以求,以刘法官为榜样,成长为一位真正为民的好法官。

      文字:仝斌

      审核:孙庆 魏志名


 
责任编辑:唐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