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先进找差距
“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正值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学习教育环节关于弘扬英模精神的工作要求,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实现从源头培养高素质优秀年轻干警的目的,院党组精心谋划,组织开展第二期“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
跟班老师
周美来,男,1982年出生,山东沂源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参加工作,现任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员额法官。先后被评为市中院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高质量司法”红旗标兵、多次荣获嘉奖、办案标兵并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参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要点与观点丛书(02)《民间借贷案件裁判要点与观点》的编写,撰写论文《试论〈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解与适用》获江苏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所承办的案件中有两件被省高院评为全省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另有多篇文书、司法建议在全市法院系统评比中获奖。
跟班学员
种恒恒,男,1992年出生,山东枣庄人,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学位,2020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任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法官助理。
为教育引导新入职青年干警对标先进践初心、履职尽责担使命,徐州中院在新春伊始就组织开展第二期“跟班学习找差距”活动,作为2020年新入职者,我有幸参与其中,并跟班市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周美来法官进行学习。跟班学习期间我收获满满,感触良多。
01
风雨无阻,为民解忧
虽已是三月天,但南下的冷空气让徐州的气温降低到了零度左右,已经下了一夜的雨还没有停息的迹象。3月1日上午八点半,周法官就和我一起坐上了前往沛县大屯街道李大庄村的汽车。此次入村的主要任务是对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向当地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了解情况,并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虽然天气不好,但周法官考虑到本案涉及面广、矛盾纠纷复杂,且事关当地群众切身利益,还是按原定计划前往。乘车途中,周法官向我讲述了环境资源庭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我了解到环境资源庭虽是市中院最年轻的审判业务庭之一,但在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全庭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办理过多件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重大影响和指导意义的案件。目前,环境资源庭所承办的案件大多是涉农村土地的民事、行政案件,更加贴近基层群众、事关百姓民生,这对法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由于雨天道路湿滑且能见度低,平时一个来小时的车程,这次我们经过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但事情没有想象中顺利,由于村庄正在拆迁,村委会最近搬迁新址,导航失灵,加之道路泥泞,遍地碎渣石和水坑,汽车难以通行。无奈之下,我们只能下车冒雨步行,与村支书电话联系后,我们步行了一里多路后终于到达了村委会。这时我们的衣服都已被风雨打湿,鞋子、裤腿满是泥水。
双方当事人、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已经在村委会等候,我们立即投入工作。本案是一起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后,土地经营权人进行再流转所引发的纠纷,涉及200多亩土地和多方主体的利益,案件的背后还涉及几十户承包户的权益保障问题。由于在流转环节中一方当事人存在违约,村民无法及时获得流转费用,引发村民不满进而不许经营者使用土地,造成流转土地被荒废了一季,现相关当事人就流转合同发生纠纷。本案涉及标的额虽不算很大,但案件的处理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想到这些,我深感法官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由于对案情已经了然于胸,周法官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案件症结,抽丝剥茧,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询问,逐渐还原了案件事实。谈话中,上诉人一度情绪较为激动,不时高声斥责对方代理人,周法官耐心进行释法析理,有序引导各方当事人坦诚陈述各自想法和诉求,随着交流的深入,本来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矛盾纠纷虽未当即化解,但各方当事人均表示会加强沟通协调,依法处理纠纷。调查结束时已经快十二点了,村委会和当事人一再表示留我们一起吃午饭,但周法官婉言谢绝了。等我们驱车赶回徐州市区时已经一点多了,早已过了食堂开饭时间,周法官自掏腰包请我们在旁边的小面馆吃了一碗羊肉烩面。匆匆吃过午饭,回到院里恰好是下午上班时间,来不及休息就直接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了。
人民法院承担着定分止争、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处于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漩涡”中心。周法官对我说,作为一名法官,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法官的品行甚至比学识更重要。我想这是对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直善良之心,让他在法官的岗位上,他怎么能够做到公正司法、为民司法呢?法官只有心怀正直和善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案件的处理才能让人信服,才能经得起检验,才能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02
勤奋敬业,甘于奉献
今年年初,市中院党组部署开展“执法办案走前列”专项行动,强调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抓好执法办案工作,在深化高质量司法新实践、推动全市法院工作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创一流、争先进位、争当标兵。这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勤奋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执法办案走前列”专项行动中去。
周法官对我说:“到法院工作,特别是在法官这个岗位上,如果没有勤奋敬业的态度,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不可能干出什么样子的。”走进周美来法官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摞小山一样的案件卷宗和摆满法律书籍的橱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司法案件,既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一定的共性,办理案件既要关注案情本身,也要回归书本中的普遍理论,特别是遇到疑难复杂案件,需要在法律与事实之间来回“穿梭”。随手拿起一件周法官阅过的案卷,都可以看到他仔细整理的提纲、要点摘要、法律法规索引;随手翻开一本橱柜中的法律书籍,都是各种重点标注和学习注解,足见法官在办案中所付出的辛劳。参加工作十多年来,周法官一直都是勤奋敬业、甘于奉献的表率。每天他几乎都是提前四十多分钟就来到办公室,早早就开始一天的繁忙工作,阅卷、电话联系当事人、准备开庭、评议案件、撰写文书、研究汇报疑难案件……日子忙碌而又充实。环境资源审判庭所管辖的案件,例如土地侵权、宅基地边界争议、相邻权纠纷等等,如果不到田间地头看现场,不走村入户访民情,就很难形成直观印象,办案法官“上山下乡”是常态。周法官和环境资源审判庭的法官们始终坚持“能去现场就去现场”、“能入网格就入网格”、“能联动协调就联动协调”,在各家基层人民法庭里、在乡村小道上、在田间湖荡中,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周法官和市中院的很多法官一样,都是80后的一代人,他们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长期在本职岗位上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已经逐渐成长为市中院的中坚力量,未来他们完全能够顺利接过老一辈法院人的接力棒。“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作为一名刚入职法院的90后新人,通过这次跟班学习,我深刻感到到白驹过隙,时不我待,必须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勤恳敬业,用业绩来书写我们这一代法院人的新篇章。
03
创新实践,情法结合
审理土地案件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素养,更需要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在办案前期传票发送、排期开庭阶段,周法官本着便利当事人诉讼的原则,对于距离市区较远(如邳州、新沂、睢宁、丰县等地)当事人的开庭,时间通常定于上午十点之后,或者下午三点之前,避免因路途远而使当事人面临“天不亮就得出发、天黑后还到不了家”的情况。在办案庭前阶段,周法官仔细阅卷,做好开庭提纲,防止开庭时无的放矢,注意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诉权,力求让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能够充分举证、讲透观点。在办案庭审过程中,周法官注意严格规范自己的司法行为,对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时尽力做到文明、礼貌、耐心、细致,对其所提出的合理、正当要求,尽可能给予周到答复或提供必要便利,赢得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赞誉,工作十多年来,从未因司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而受到当事人的投诉或信访。
周法官告诉我,“审理土地案件,不能坐在办公室里,一定要到实地去查看、调查、询问。”他在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纠纷民事行政案件中逐渐形成独到的工作方法,在透彻钻研法律、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深入社区和基层进行现场勘验并全面了解争议标的历史演变,综合法律政策规定、争议标的现状、当地风俗习惯,努力将案件的处理对当事人调解到位、释明到位,所办案件整体上达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个效果”的统一,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经常有当事人送来表扬信、锦旗。
04
结语
在徐州法院,像周法官这样的同志还有很多,他们务实担当、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践行着法官的铮铮誓言,捍卫着社会的公平正义,潜移默化地感动并影响着法院的青年一代,也使得司法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字:种恒恒 审核:孙庆
往期精彩回顾
深学笃行走前列③丨循循善诱 打开新视角 踔厉奋发 谱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