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班先进找差距
“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正值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学习教育环节关于弘扬英模精神的工作要求,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实现从源头培养高素质优秀年轻干警的目的,院党组精心谋划,组织开展第二期“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
跟班老师
周媛,女,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四级高级法官,现任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曾起草法院工作五年规划等多项重点文件材料,承担的最高院重点课题入选《法治蓝皮书》和《新时代司改前沿问题研究》,多篇论文获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奖项,多项省、市级重点调研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多项司法调研成果获评国家级、省级奖项。
跟班学员
赵雷,男,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 2020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徐州中院工作,现任徐州中院督察处一级科员。
作为一名新人,有幸参与此次“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当知晓我的跟班对象是研究室周媛主任时,又感到有些“确幸”。自去年10月中旬就被临时抽调到研究室工作,先后参与教育整顿、人大报告、年终总结等重点工作,对研究室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职责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所以于我而言,跟班先进早已是进行时。为期4个多月的研究室工作历程,让我深切感受到研究室这个先进集体在周媛主任的“领航”下,所呈现出的勇挑重担、乐观奋进、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整体氛围。十分有幸曾参与到这样的团队中,让我深受感染、受益良多、收获颇丰。借此机会,我更想表达研究室这个团队在周媛主任的坚强领导下,带给我的一些思考、感悟和启迪。
朝夕不倦、昂扬前行
这是一支竭其力乐其业的团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提及研究室,很多人想到的是调研之难、文稿之苦,殊不知,身处研究室这个团队,除了能感受到他们锲而不舍的韧劲、精益求精的态度之外,更能感受到的是他们“精其术、尽其责、竭其力、乐其业”昂扬姿态和乐观氛围。苦?亦不苦也!犹记得,教育整顿期间,面对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和挑战,周媛主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团结带领研究室团队敢啃硬骨头、敢打攻坚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高质量完成教育整顿各项综合信息工作。据统计,在教育整顿期间研究室共完成各类综合材料40余篇,编发教育整顿专刊71期110篇信息,提炼的“四景学习法”“政策指引”“组织查处”经验被全国试点办简报转发肯定,8篇经验获试点办领导肯定,10篇经验获省院简报转发,汇编6本丛书全面展示教育整顿试点经验,文字信息工作获得驻点指导组高度评价。成果背后,是研究室团队不遗余力的奋力拼搏;成绩面前,是他们因专注投入,而从工作中获得的沉甸甸的满足、自信和喜悦。
拼搏进取,玉汝于成。
周媛主任曾反复在部门工作会议上说过“吃苦耐劳是研究室的优良传统,以苦为乐是研究室的最高境界”。研究室的三位老同志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发挥着“压舱石”和传帮带作用;80后、90后的年轻同志们冲锋在前、勇挑重担、锐意进取。辛苦,可能会使一些人意志消弭、知难而退,丧失抗争和奋斗的勇气。但对研究室团队来说,分析研判后的顿悟、观势谋局时的豪情、观点碰撞时的热烈、巧思破题后的喜悦、攻城拔寨后的畅快、硕果累累后的满足,这些快乐早已将坚守中的辛苦一扫而空,留给这个团队的是昂扬的进取之心、当先之志、坚毅之气。正是这份蓬勃的锐气,不断激发起每个人的潜能和斗志,不断促使每个人淬炼成长、乘风破浪。
惟其笃行、方显珍贵。
研究室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有乐于吃苦的精神、勇于拼搏的劲头,再苦的环境也不觉苦,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再重的任务也能肩负。作为新入职人员,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既要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积极适应新环境,尽快转变新角色,勤学苦练,善思深悟,早日成长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更要有一份肩挑重担、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立足新岗位,明确新目标,致知力行,笔耕不辍,早日成长为单位里标杆表率。
相倚为强、恪尽职守
这是一支讲团结讲奉献的团队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超越个体局限,产生1+1>2的效果。研究室就是这样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周媛主任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带领大家加班加点、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在法院工作报告起草和报告图册制作过程中,面对求新求实的工作要求,研究室前后历时两个多月,集体研究分析数十次,反复研究、深入论证、细致打磨、精益求精。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全局性工作,所以研究室的团队协作并不限于部门内部。在徐州两级法院有一支80人的调研骨干和积极分子队伍,在市中院各部门都有勤思善写的调研人,研究室的同志们与办案一线一直保持常态化沟通,交流观点、提炼经验、挖掘问题、培育亮点,周媛主任还专门动员我们新入职的公务员利用自身学术优势、积极开展业务研究。一项项丰硕调研文字成果的背后,充分体现出研究室团队勠力同心的集体意识、通力配合的协作观念、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
胸怀全局、甘于奉献。
周媛主任经常强调,“围绕服务决策、服务审判两大职能,研究室一定要有甘做嫁衣的大局意识。司法业绩是一件件案件、一项项工作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把工作思路谋划出来,把工作成绩推广出去,把一线法官的司法智慧展示出去,是研究室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重要材料的统稿修改,还是工作经验的总结集成,亦或是创新创优项目、典型案例的挖掘打磨,研究室工作人员始终秉持大局观念,努力做好“参谋员”“服务员”的角色,积极沟通协调,协助各部门强化优点挖掘、亮点总结、品牌打造。“海纳百川的胸襟、甘为人梯的精神”是研究室这个团队鲜明的底色,他们把奉献精神作为一种责任担当、一种价值追求,立足岗位职责,着眼法院大局,找准服务定位,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研究室的团队意识,让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讲团结需要宽广的胸襟、远大的目光、全局的视野;讲团结需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互容互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研究室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讲奉献讲得是精神境界、价值追求和为政之道,讲奉献,需要一腔热血、冲锋在前、实干为先;讲奉献,需要淡泊名利、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作为新入职人员,面对新的人事环境,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求知态度和谦卑姿态,秉持“互相补台、互不拆台”的原则,厚植团队意识,主动融入新集体,充分汲取新力量,积极展现新作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责任担当,牢记初心使命,用理想支撑奉献、用忠诚诠释奉献、用奋斗书写奉献、用淡泊彰显奉献。
真抓实干、奋发有为
这是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团队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劲头。是否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集中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研究室作为综合审判部门,既要承担多方面重点工作,又要发挥好“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智囊团作用,工作职责性质决定了研究室必须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作为研究室的“领头人”,不管是面对重要的文稿材料或调研任务,还是突发的紧急的工作,周媛主任始终一马当先,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带领研究室工作人员主动请缨、主动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寻对策,积极解难题。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研究室从春节假期伊始就快速反应,马不停蹄起草、统稿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的系列制度文件和司法应对成果。紧跟上级决策部署,精心起草的服务保障“打造区域样板”工作意见受到上级领导批示肯定,出台的司法改革工作意见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就在今年清明假期期间,研究室主动扛起制作“打造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的重任,从三年多的工作亮点中撷取精华,将熟悉的文字表达转化成生动的图片掠影,用21块丰富、鲜活的工作展板为春日假期留下别样的注脚。这些主动担当的背后,是研究室团队的敢于直面挑战、勇于磨砺品格、保持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敢于担当是品格,善于作为是能力。因此,善作为是检验个人能力的“试金石”、是彰显个人价值的“动力源”。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周媛主任一直强调,用好这个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绝不能不接地气、满足于“纸上调研”,只有深入基层、走近群众,才能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进而更好地谋划工作。今年,聚焦强基导向的工作要求,研究室深入调研人民法庭工作,先后走访了3家基层法院,集中访谈了全市26家人民法庭庭长以及相关分管院领导和法庭指导办主任,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形成的决策参考先后被省法院、最高法院采用。2020年以来,聚焦“软实力”提升,指导性案例、省院公报案例、全省法院十大案例擦亮了徐州法院“名片”;7项改革举措被最高法院和省法院转发推广,20余篇信息、调研、司法建议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载体采用或表彰,彰显了徐州法院智慧。 “法治徐州建设先进单位” “全省法院案例工作组织奖”“市中院机关先进集体”“全市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先进集体”多项荣誉接踵而来,系列个人表彰让研究室每位辛苦付出的同志倍感鼓舞。满载荣誉的背后是研究室这个团队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充分体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研究室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担当作为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履职尽责,也体现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海阔胸怀;担当作为既代表着“知其难而为之”的执着理想,也体现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作为新入职人员,面对新的工作团队,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毅力,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履职尽责本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昂扬的斗志、负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推动个人事业发展。
群贤毕至、德才兼备
这是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
“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法院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如何才能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周媛主任告诉我,一定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以研究室工作为例,过硬的政策把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具备扎实的审判业务能力,并在调研、案例、文稿、信息等专项工作上多有涉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研究室人员分工不分家,在各自领域独挡一面的同时,人人又都是文稿员、信息员、案例员、调研员。研究室实行重要综合文稿研讨制度,共同研读政策,共同讨论修改,每次研讨就是一次实战培训,每次修改就是一次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研究室人员常态化在多个领域实战磨练,更有利于拓展眼界、锤炼能力。由此,打造站位高、立意新、角度精、表述准、内容实的研究成果,就水到渠成了。
“不明察,不能烛私”。
调查研究对于推进法院工作意义重大,对于促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也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市中院的调研专家,周媛主任曾经执笔完成全省法院案件饱和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司法应对、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绩效考核、人员分类管理等多项专项调研,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实证支持。对于年轻干警而言,调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篇说理透彻的文书,一份严谨细致的审理报告,一份论证充分的情况报告本身就是调研,可以说调研与我们自身的工作是一体两面、有机统一的关系。我们只需在日常工作中多想一层、多看一步、多做一点,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就可以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法宝,助力自身能力提升,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研究室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成为笔杆高手没有捷径可走,不下一番苦功夫,不经历一番磨练,是不可能成长进步的。作为新入职者,面对新的工作内容,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通过多学多练、潜心钻研,不断掌握写作技巧,夯实文字功底,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写作能手。
学习无止境,进步不停歇。
跟班学习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从先进集体汲取智慧和力量,与榜样同行,向标杆看齐,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自思自省自悟在政治素养、理想信念、专业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明确个人努力方向和进步路径。立足新岗位,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和干劲,拼搏进取,奋勇争先,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使命。
文字:赵雷 审核:孙庆
往期精彩回顾
深学笃行走前列③丨循循善诱 打开新视角 踔厉奋发 谱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