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关键字: 栏  目:
亮点·司法改革典型案例 :新沂法院充分激活党建“三力 推动机关党建和制约监督融合互促
  发布时间:2021-08-27 14:12:14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新沂法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创新“融入式”党建工作模式,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司法责任、队伍建设等工作相脱节等问题。“融入式”党建模式在全国法院党建工作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并被最高法院刊发推广。2017年以来,该院综合业绩连续4年位列徐州首位,各项审判指标全面向好,结案率和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超长期未结案件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件以下;民事案件调解率长期稳居全省前10位。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全国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一、以党建把牢方向,提升落实司法责任制政治领导力。一是压实三级政治责任。制定《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条目式列明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22项责任,要求院党组将党建工作与分管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同部署、同推进。同时,明确将落实党员积分制、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等纳入三级职责清单。在此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党支部书记责任清单》,建立党支部书记目标化管理制度,把支部建设、党性提升、审判业绩、创新创优等工作融入目标管理之中,并为党支部书记建立履职档案。开发建设信息化党务管理系统,建立组织、业绩、廉政动态数字档案,实行机关党委、党支部、支部书记、普通党员四级模块化管理,使党建引领司法责任制有组织有体系。二是延展“党建+”政治功能。每月第一个周五开展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的“大党日”活动,将党建内容和延伸审判职能有机结合,紧扣重点工作任务、紧贴党员思想实际谋划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全院干警半天时间上政治理论课、党性提升课、廉政警示课,半天时间上社会实践课、基层锻炼课、群众教育课使党建引领司法责任制有载体有方法。2020年以来,全院集中学习40余次,参学人数1000余人次,11篇党课被评为省、市优秀党课;参加区域化大党建活动60场次,志愿服务560余人次,解决矛盾纠纷等问题420余个。三是紧盯意识形态责任。把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关键环节,制定《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干警思想动态定期分析、随时报告制度,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干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配套出台任务分解样表和检查考核办法,细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将意识形态责任落实与年终综合考评同步进行,并采取负指标减分的方式,使党建引领司法责任制有方向有抓手。

二、以党建赋权明责,提升审判权规范高效运行执行力。一是实行递进式调度评价。建立党员评议支部、支部点评党员,党员争当岗位标兵、支部争创一流业绩“双评双争”工作机制。以月、季、年三个时间段为节点,以支部书记、分管领导、党组三个层次为分类开展点评。通过每月一次的“融入式”点评,支部书记评价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对案件、庭审、裁判文书进行评查,查摆问题不足,补齐工作短板。通过每季一次的“约谈式”点评,分管院领导对分管部门推进工作不力的支部书记进行约谈,着力解决工作推进的瓶颈与困难。通过每年一次的“考核式”点评,由党组对支部工作进行评价,既评价党务工作,又评价业务工作,进行综合排名。近两年有6名85后青年党员因综合业绩排名前十,先后走上中层正职领导岗位,形成了争优争先的浓厚氛围。二是实行一体化综合考核改变党建与审判执行分别考核模式,实行“党建+审执”联合考核。将党建工作成果融入业绩考核,列出支部和党员的考核清单,涵盖政治品格、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16个方面,实现党建工作考核由定性到定量转变。调整考核权重,通过赋值量化党建指标,党建得分从过去强调分数的加法思维变为突出系数的乘积效应,使党建考核由分数变系数,强化了党建在执法办案中的引领作用。2019年民二庭支部书记、副庭长审判业绩排名第53名,但因党建业绩突出,系数加权得分较高,综合排名拉升了23个位次。在考核导向激励下,6名党员获最高人民法院表彰,32名党员获省级以上表彰,改革经验入选江苏法院司法改革选编。三是完善清单式权责体系。将支部书记纳入审判权力运行监督主体,细化院庭长、支部书记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确定监管对象、权责范围及履职要求,确保行权有据、权责明晰。制定200余项“程序性事项审核清单”“审判管理职责清单”和“负面清单”,逐项列明“可为”与“不可为”事项,压缩院庭长、支部书记干预或变相干预案件空间限,实现履职行为可留痕、可倒查、可监督。强化院庭长、支部书记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近两年院庭长、支部书记参审案件率达36.43%,体现难易度的案件权重系数是全院法官平均系数的1.17倍,以院庭长、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案件办理、审判管理、质效管控衔接机制初步形成。

三、以党建双向加成,提升法院队伍先锋力量战斗力。一是构筑“塑警+励警”党建平台。以“我的组织我的家”为主题构筑“先锋驿站”数字化党务管理平台、“先锋讲堂”多元化教育培训平台、“先锋之家”特色化组织生活平台、“支部活动室”标准化党员活动平台、“五好书记工作室”实质化示范带动平台,通过厚植党建元素,营造浓厚党建氛围,时时刻刻地让党员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突出“先锋示范、党群连心”主题,选派46名党员组建“法治书记”队伍,103名党员嵌入1083个综治网格,设立党员示范岗41个,划定党员责任区63个,推出22件为民办实事“微项目”,“法治书记一线走访”“疫情防控一线奋战”“企业发展一线护航”“为民实事一线办结”已成为党员先锋的“练兵场”。二是狠抓“管警+督警”制度落实。制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将16个党支部建在庭上,将9个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上,院党组根据部门人案比、院庭长办案数、序时结案进度等,动态调整资源力量,把党员干部放在矛盾最突出、困难最多的岗位,最大限度实现人、岗、案相适应。支部书记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警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和信访难题冲锋在前。围绕加强司法作风,运用线上线下手段,开展常态化督查。建立举报投诉平台,做到对群众投诉举报、重大舆情、重大瑕疵与不合格案件“三个必查”,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实。2020年以来,共对79件案件启动听证审查,认定责任案件16件,并落实通报扣分和监督问责。三是涵养“暖警+育警”法院文化。回应干警需求,建立“法官书屋、教学实践基地、大中小课堂”三个学习载体,搭建“办案竞赛、岗位练兵、一对一帮带”三个实践平台,制作八类培训科目,3+3+8”教育培训体系在徐州市交流推广。建设一批从优待警设施,警体训练中心、五人制足球场、标准化篮球场使干警足不出户即可锻炼身体,医务室、理疗室、心理咨询室为干警提供基本诊疗、康养服务。坚持创办《月读廉篇》内刊,每年向干警赠送廉政春联,干警自发创作廉政歌曲,每晚下班前播放;定期组织干警创造廉政文化作品,使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全院连续18年未发生违法违纪等现象。

 


 
来源:徐州中院研究室
责任编辑:唐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