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双重点”工作,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依托一站式建设平台,着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靶向攻坚,组织了一批实实在在服务群众的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让群众忧心、烦心的困难事,真正做到了用真情让群众暖心,用真心换群众满意。
本期介绍沛县法院打造司法为民服务窗口的做法,敬请关注。
小窗口 大情怀
沛县法院诉讼服务暖民心
近年来,沛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强化服务功能,把诉讼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的第一窗口和第一平台,围绕打造“便民之窗”“文明之窗”“温情之窗”主线,将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融入诉讼服务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夯实智慧建设之基 打造诉讼服务“便民之窗”
围绕为民站位,提升服务体验。以“小窗口大作为”为建设理念,精心打造占地1600余平方米,服务窗口与功能室相结合的集约型、亲民型、高效型诉讼服务中心,集中整合立案、查询、审判、执行等11类32项职能,以“一次办好”为目标,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流程、不间断的诉讼服务。围绕科技引领,提升服务效率。在自助服务区,配备9类智能化、自助化服务终端,当事人可以利用文书填写终端、立案一体机、免费自助复印机、智能云柜等配备,迅速完成自助立案;两台智能导诉机器人以不间断巡场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在线答疑和自助引导路线等功能;在全市率先开通网上扫码、微信、支付宝、刷卡等多种诉讼费缴纳方式,方便群众按需选择。围绕质效集约,提升服务质量。在引导区设置导诉台,承担事务问询、分流引导、诉讼辅导等职能。大厅内10名导诉员流动导诉,指引来院群众分流到对应窗口和功能室,开展“一对一”专业服务,确保来院群众业务办理高效精准;在立案服务区、综合事务区设立全域立案、跨域立案、诉前保全、电子阅卷、信访接待等20个窗口,为当事人提供立案受理、材料收转、案件查询、司法救助等32项功能的“一条龙”诉讼服务,真正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
筑牢制度管理之壁 打造诉讼服务“文明之窗”
立足本职,强化服务意识。从细节抓起,规范着装,延时服务,用接待热心,回答诚心,解释耐心,宣传细心,服务放心的“五心”服务温暖群众;进一步规范窗口人员言行举止,开通诉讼服务窗口满意度评价功能,对照群众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全面提升诉讼服务质量。科学管理,推进规范运作。设置叫号系统,安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各窗口工作内容、中心制度规范等信息,方便当事人准确知晓工作流程和窗口职能;定岗、定人、定责,建立诉讼服务日检、月通报制度,对相关制度、举措的落实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为群众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诉讼服务。创新机制,强化审判效能。健全智能类案识别与人工个案识别相结合的繁简识别机制,促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完善独立速裁团队分流在前,庭内速裁分流在后的递进式分流方式,推动速裁方式在多种程序中广泛运用,努力实现“30%的人员办理70%的案件”目标,今年1-5月,沛县法院案件繁简分流率达80.71%。
织密亲民便民之网 打造诉讼服务“温情之窗”
“一次办好”彰显为民情怀。综合发挥徐州法院诉讼服务网、江苏移动微法院、江苏微解纷、律师服务平台等一线平台作用,拓宽立案登记渠道,推进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线上立;坚持依法登记立案,对符合起诉条件的,15 分钟内完成立案登记;对不符合条件或者提交材料不完备的,一次性全面释明告知,减少当事人奔波,当场立案率98%以上;全面推进跨域立案,四个人民法庭在全省率先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设立24小时自助式诉讼服务中心,构建“家门口”立案新模式。今年1-5月,沛县法院共立案登记民事一审案件4154件,其中网上立案3290件,网上立案率达79.22%,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司法救助减轻群众诉累。细化司法救助制度,针对涉诉、涉执生活困难的群体实施司法救助,及时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办理诉讼费用缓、减、免手续,确保社会困难群体打得起官司。2019年以来,依法减缓免诉讼费、执行费116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80余万元。便民服务零距离暖心。设立绿色通道和为老服务窗口,为涉农民工、涉企业、涉妇女儿童、老弱病残群体的案件,提供即调、即立、即审、即判、即送的“五即”高质高效诉讼服务;开辟休闲式等候区,为当事人提供休息椅、饮水机、便民药箱等物品以及诉讼指南,立案须知,诉讼样式等便民资料;诉讼服务机器人“小法”,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讼风险评估、引导自主立案等服务。
“司法为民没有终点,一站式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沛县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把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做实做细,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情。”沛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建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