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关键字: 栏  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发布会
徐州中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08-05 08:57:35 打印 字号: | |

      为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百日行动”,8月4日,徐州中院组织辖区11家基层法院,对52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集中宣判,85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拘役三个月不等刑期,分别并处罚金刑。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到现场旁听庭审。

      本次集中宣判的案件中,人员涉及跨国实施诈骗的被告人;为犯罪分子提供银行卡帮助取款套现的被告人;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通讯营业厅的工作人员等。罪名涉及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案件的集中宣判体现了法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链条、各环节的全面从严惩处。


杨某松等18人境外“杀猪盘”+“裸聊”诈骗案

基本案情


      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间,杨某松等18人受“境外高收入工作”诱惑,先后加入在缅甸贺岛盛邦工业园区成立的名为“新时代公司”的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并以“杀猪盘”+“祼聊”诈骗模式进行诈骗。该诈骗集团层级分明,包括老板、主管、财务、后勤、组长、业务员等不同等级,在境外针对中国境内居民实施诈骗数额达530万余元。“杀猪盘”诈骗人员经过“包装”摇身一变为成功人士,并以内部“话术”与对方聊天、培养感情,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后以投资赚钱名义诱导被害人进入该诈骗集团控制输赢的APP平台不断加大投资,后编造解冻账户、无法提现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裸聊”诈骗人员扮演女性角色在社交软件上以私密话题引诱被害人下载该诈骗集团控制的“心动”APP,利用女性脱衣视频诱导被害人开视频进行裸聊并拍摄视频,后以解决删除该视频为由,骗取钱财。


裁判结果


      沛县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松系该电信诈骗集团的骨干分子,系主犯,考虑其自首、立功等情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认定杨某松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0万元。对于其他诈骗参与人员按照其具体犯罪事实、情节、社会危害性,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半至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相应罚金。


典型意义


      本案系境内人员在境外组建诈骗窝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亦是典型的“杀猪盘”+“裸聊”相结合的网络诈骗犯罪。此类诈骗打着高收入的幌子,以从事网站客服、KTV保安、赌场上分员等工作诱骗并组织亲朋好友通过偷渡方式赴缅甸“捞金”。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境外并非法外之地,不可轻信所谓的“高薪工作”和“缅北淘金、日进斗金”的诱惑,客观、理性地选择就业。同时,网上交友需谨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更不要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李某琛提供通讯传输技术帮助诈骗案

基本案情


      2022年被告人李某琛通过网络认识了“战神”,“战神”称从网上买设备,再安装到宾馆酒店的房间里,供境外上游人员利用酒店的电话线拨打电话,可以日挣千元。李某琛认识到这是帮助上游犯罪团伙远程操控拨号诈骗的,但因其欠外债较多,为了挣“快钱”就答应了“战神”,二人约定了获利分成。2023年1月,李某琛以2500余元的价格在网上购买了三台“VOIP”设备,后许诺以数百元的酬金招募人员到泰州、徐州等地的宾馆酒店开房间,并安排人员在宾馆固定电话的基础上安装、调试、维护“VOIP”设备。2023年1月至2月期间,上游人员通过上述“VOIP”设备分别拨打被害人李某、徐某某等人的电话,冒充京东金融客服人员,以帮助注销京东白条贷款额度为由骗取被害人共计102万余元。


裁判结果


      云龙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琛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为其提供通讯传输技术服务,帮助他人骗取公民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考虑其具有的从犯、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李某琛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八千元。扣押的作案工具voip设备、电脑、路由器、电话连接线等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依法继续追缴,发还各被害人。


典型意义


      近年来,“VOIP”已成为“电诈神器”,也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VOIP”是远程利用固定电话进行网络虚拟拨号的诈骗设备,具有人机分离、远程操控、异地拨号通话、支持多条线路等特点,境外诈骗分子通过它可以隐藏身份、逃避打击,从而实施诈骗。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对非官方电话的来电要保持警惕,切莫轻易按照他人的指示进行银行转账;同时不可规避实名制规定帮助他人办理酒店入住,为他人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提供帮助,否则可能构成电信诈骗的共犯。



杨某玉等6人提供银行卡刷脸认证、转移犯罪所得案

基本案情


      2022年5月底,被告人杨某玉、张某燃预谋通过“跑分”获取非法利益,后张某燃在“蝙蝠”APP上找到跑分人员“江南”推送给杨某玉。杨某玉和“江南”约定,为其提供“跑分”使用的银行卡并收取进账总金额1%的好处费。杨某玉通过被告人宋某联系上被告人孟某宇。2022年6月,杨某玉接到“江南”通知后转告宋某让孟某宇到山东省寿光市与“跑分”团伙联系。当日,孟某宇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交给被告人王某涛、张某冬。王某涛使用手机银行APP登录孟某宇银行卡,该卡当日进账136万余元,其中包含诈骗资金60余万元。张某冬配合王某涛将卡内资金全部转出,转款时孟某宇按照王某涛的要求通过人脸识别配合转款。


判决内容


      鼓楼法院审理认为,六被告人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触犯刑法,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且系共同犯罪。考虑各被告人具有的从犯、立功、自首、退出违法所得等量刑情节,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至有期徒刑十个月不等刑期,并处相应罚金。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上交国库。


典型意义


      “跑分”是电信网络诈骗中的一个术语,是利用自己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合法的第三方支付渠道为他人代收款、走流水、过账,再转款到指定账户,从而将电信网络诈骗或网络赌博的赃款分流、洗白继而赚取佣金的行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犯罪行为,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坚决予以依法严惩。根据相关管理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出借和买卖。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为谋取转账提成的经济利益将自已办理的或找他人办理的银行卡出租、出借、出售,或者通过刷脸认证方式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便利,终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杨某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杨某系某电信通讯营业厅的工作人员,2020年12月份,一名男子来到杨某工作的营业厅宣传“拉新”业务,称如有客户来办理业务,杨某可以将客户的手机号码发送至其提供的微信群,有群成员会利用该手机号码注册不同的APP,然后杨某再将该手机号码收到的验证码发送至微信群,便可以得到金额不等的好处费。后杨某为谋取利益,利用顾客年龄大、不熟悉智能手机及对电信通讯营业厅的工作人员信任等条件,私自将来营业厅办理业务的顾客的手机号码及收到的验证码发送给该名男子提供的不同微信群,用于注册“京东”、“淘宝”等APP账户,共获利人民币3800余元。


裁判结果


      邳州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告人杨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交违法所得,可从轻从宽处理。考虑到被告人杨某系初犯,结合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经考察,对其适用缓刑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居住地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具备社区监管条件,依法可宣告缓刑。据此,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典型意义


      电信通讯营业厅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在为顾客开通新的手机号码、办理通讯业务时,私自将顾客的手机号码、验证码发送给他人注册APP的方式获取非法利益。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不要将个人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号、银行密码等信息告知他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遭受损失。广大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经营者,应当对其工作人员进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知识、技能和安全责任培训,积极预防相关犯罪的发生。



徐某某转移犯罪所得、帮助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案

基本案情


      2022年9月,徐某某在明知钱款系犯罪所得,仍根据上线安排,将其名下的4张银行卡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赃款并帮忙取现14.7万元,其中含诈骗资金7.7万元。被告人徐某某从中获利3万余元。同年11月,徐某某在微信结识“遗憾”后,在明知对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为非法获利,仍积极介绍被告人汪某某、张某某至福建省龙岩市,将银行卡提供给“遗憾”等人使用。汪某某、张某某两人提供4张银行卡,共计接收、转移资金100万余元,其中包含被骗资金30万余元。


裁判结果


      睢宁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徐某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分别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告人汪某某、张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均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考虑被告人具有自首、认罪认罚、退赃等情节,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徐某某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17000元。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判处汪某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判处张某某拘役三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典型意义


      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高发频发,尤其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增多。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受利益诱惑,或是为了朋友义气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出售、出售给他人,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良影响。为提防、远离帮信罪、掩隐罪,请大家务必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等重要证件,同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拒绝“两卡”买卖、出借,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犯罪,筑牢反诈“防火墙”。


      为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下一步徐州两级法院将继续贯彻党中央、省市委关于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提升办案质效,坚持从重从快打击,配合深化源头治理,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同时,主动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媒体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反诈视频,开展法治宣讲、送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辨别力和警惕性。

      整理:赵静 赵帅

      审核:张慧雅 褚红艳


 

责任编辑:唐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