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孙金龙怀揣着一个“法律人”的梦想来到徐州铜山法院,从民一庭到执行局、民二庭再到茅村法庭,十年逐梦路充实而又温暖,行囊愈发鼓囊,心潮愈发澎湃,以己所学,尽己所能,守一方公正的初心愈发坚定。
扎根一线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底气
多年历练后,孙金龙光荣成为一名员额法官,并于2022年7月调整到茅村法庭工作,当时的他满怀憧憬地来到新的岗位,准备大展拳脚,虽然案件量多庞杂,但历久弥坚的法治信仰、亲和专业的领导同事,让他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知民心、懂民情,方能解民困、谋民利。回想一年来的成长经历,有过困惑,有过欣喜,更多的则是收获。孙金龙深刻地认识到法庭工作不是空中楼阁,不能闭门造车,只有熟悉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了解基层的风俗生活习惯,才能干好法庭工作。
初到法庭时,一起无人机喷洒除草剂致相邻菱角枯萎的损害赔偿案件引起了孙金龙的注意,让他不禁感叹,现在种地都这么有科技感了吗?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地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度高、成本减低、效果良好都是使用植保无人机的优点。与此同时,因操作不当导致邻近种植户受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原来,被告吴某在使用无人机给自家水稻打药时,无意中部分农药随风吹到了陈某的菱角塘里,导致菱角枯萎减产,经评估确定的菱角减产损失高达20余万元。虽经村组多次调解,终因分歧太大,矛盾无法化解。陈某诉至法院,要求吴某赔偿损失,并停止使用无人机打药。
双方是近邻,平时并无恩怨,且事发偶然,孙金龙先是安抚住双方当事人的激动情绪,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验。
吴某承认,农药可能会撒到陈某的菱角塘,愿意赔偿损失。但表示若改用人工喷洒除草剂,每年成本将增加近万元,继续采用无人机喷药又存在致相邻菱角枯萎的风险。说到这里,吴某连连摇头。
考虑到原被告双方的现实困难及实际生产经营需要,孙金龙多次联系当地村委会帮助做协调工作,并从相邻关系的角度劝说双方都有为对方提供生产经营便利的义务,经过反复磋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审判工作中,有时候当事人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份分出胜负的法律判决,更需要的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化解纠纷、走出困境,这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定分止争
眼里有人民,胸中有大局
涉宅基地排除妨害类案件矛盾双方多为相邻关系,彼此生活关系密切且具有长期性,一判了之很难做到案结事了,甚至可能激化双方矛盾,引发更大的冲突,矛盾化解异常困难。
一起排除妨害案件,李某与王某系前后邻居,李某房后四个滴水窗檐伸入王某院内约80厘米,王某便起诉要求李某拆除滴水窗檐。李某则主张窗檐为一体浇筑构建,拆除可能对房屋主体结构造成影响,坚决不同意拆除,且浇筑窗檐时经过了王某的同意,现两家因琐事产生纠纷,王某才要求拆除窗檐。
这起案件案情不复杂,但考虑到双方涉及邻里情义,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矛盾纠纷大,情绪也比较激动,在村里影响非常大,调解陷入僵局。
孙金龙前往原被告家中进行观察测量,了解双方房屋布局和矛盾焦点,发现案涉屋檐下方为院落空地,对王某实际生活影响不大,且这种建房方式在当地普遍存在。
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孙金龙邀请当事人所在驻村干部联合开展调解工作,采取“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方式,认真倾听当事人心声,从法理、情理、修复邻里关系角度出发,耐心细致地调解。
最终,在法官的耐心劝解、驻村干部的见证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李某撤回了起诉。
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邻里之间应当相互包容、团结互助、和谐友善,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只是简单地一判了之,往往很难彻底消弭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只有在“法”“情”“理”三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案,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解,让法律变得有温度、有热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不厌其烦
肩上有担当,手中有实招
古往今来,土地对农民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尽管现在很多农民早已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通过外出务工、特色旅游等方式实现“财务自由”。但土地毕竟是“农村之本”,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因农村土地权属问题引发的矛盾也日益增多。
早在1996年底,陈某同村委会签订了一份荒山承包合同。后因在该荒山安装风力发电设备,村委会便同陈某签订了用地补偿协议。陈某对赔偿数额产生异议,遂诉至法院要求村委会给付补偿款。
经审查发现,荒山承包合同未载明荒山的四至、长宽、面积,用地补偿协议也仅载明按照实际用地面积结算,如何确认陈某承包的荒山范围成为一个难题。
案涉荒山地跨两村,孙金龙调取了两村分界的卫星定位图,确定了其中一条边界,但因年代久远,合同签订时的村委会工作人员有些早已离开工作岗位,无法作出说明。
孙金龙便从荒山的名字着手,向村里的老人取经,有人说当年山上有个采石场是某某的,采石场范围内不可能承包给陈某,有人说九几年山左边某某家的地只种到那么高,再往上就是很后来人种的了,有人说看到那棵树没有,过了那的山就不是这个名字了……
没过多久,孙金龙手里的四至图就像画图一样,围着山左边加一块,右边去一块,增增减减中划出了27年前荒山的大致承包范围,并以此为参考确定了补偿款的金额,细致入微的办案方式让陈某颇为感动,主动撤回了起诉。
一年来,孙金龙办结了大大小小568件案件,这些案子带他上过山,下过水,深入田间地头,走过房前屋后,看袅袅炊烟,日升日落,成为一名青年法官践行群众路线、关心群众冷暖、传递司法温情的生动记录。他用双脚践行着十年前许下的承诺——我愿成为一束光,希望所有案件的当事人,都能拥有“看得见”的公正和“暖在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