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梦瑶 记者 王晓红)近日,徐州铜山法院通过判后释法明理,成功促使徐州某公司与北京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自动履行工程款20余万元,达到案结事了、实质解纷的工作目标。
2022年8月,原、被告双方签订施工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导致工程款未结清,故诉至法院。为能从源头解决问题,承办法官多次组织调解,但双方意见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案件调解无果,依法进行了宣判。
承办法官清楚地知道,案件虽然结了,但事情却还远远未了,就二人的分歧来看,这起案件上诉可能性很大,会给双方当事人造成更大的诉讼成本。承办法官再次打电话给其负责人做调解工作,征得调解意向后,又多次给徐州某公司打电话说明双方的情况、澄清利弊,从法理、情理出发进行劝解。徐州某公司看到承办法官在拿到判决后还在坚持调解,意识到继续坚持会增加不必要的诉讼成本,便表示愿意和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一致意见,当场给付完毕。至此,这起纠纷圆满化解。
http://jsfzb.xhby.net/pc/layout/202311/17/node_A06.html#content_126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