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 关键字: 栏  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桩桩民生事,件件有回音丨徐法“枫”景③
作者:郝元浩  发布时间:2023-08-24 14:42:41 打印 字号: | |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近年来,徐州法院多措并举,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形成了源头预防、非诉机制挺前、多元化解的递进式治理路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徐州中院开设“徐法‘枫’景”专栏,全面展示徐州法院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时至今日,“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丰县法院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攻坚“欠薪”难题、护航果企发展上,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县版本,形成了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亮点品牌。


止于未发 化于未诉

启迪基层治理“大智慧”


      一场大雨过后,村民渠大爷和宋大娘老两口的院子里到处是积水,屋里堆满了临时转移的玉米。

      渠大爷说:“前些年,前院的邻居翻修了房子,将地基向后拓展了近1米,今年村里出资修了一条水泥路,每逢雨天,邻居家沿屋檐流下的雨水都会灌进院子里,唉……”

      看到渠大爷眼角翻出了泪花,张心红庭长随即赶到现场,经现场勘验。这条新修的水泥路长约200米,由于路基超过了地基,使得一些村民家饱受雨水的困扰,而渠大爷家积水问题最为突出。

      损失谁来赔,排水如何解决,张心红的心里已经有了办法。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委会、网格员等多方合力之下,以诉前调解的方式一揽子解决了渠大爷等40余户的排水问题,受到该村村民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丰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前哨站的作用,把司法服务的“根系”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以“法官进网格”“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为抓手,加强同村社、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等基层站所的联动沟通,主动融入村(社区)基层综合治理大格局,开展巡回审判29次,参与基层纠纷调处211次,提供法律咨询370余次。

      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乡贤能人”的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选聘一批群众身边的老党员、老法律工作者、退休老干部,组建“老师傅调解员”队伍,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扎实开展“四员并进”(调研员、调解员、防控员、宣传员)大走访大排查活动,6个工作组39名干警下沉29个自然村进行逐户走访,详细排查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涉老诈骗、非法集资等29项风险点,对走访过程中排查出的分家析产、邻里纠纷等苗头性问题及时答疑解惑、释法说理,力争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已走访群众5765户,就地化解苗头性风险隐患103件。


内外联动 多元共治

用好“1+X”解答“欠薪题”


       2023年年关,史宝光庭长冒着寒冬来到了徐师傅家中,这次他为大家带来了个好消息“工资过几天就能发下来了。”闻讯赶来的工友们挤满了道路,原本安静的小村庄顿时热闹了起来。

      2021年,徐师傅等12人在工地从事建筑工作,辛苦了一年多只换来了老板的一张欠条,欠条上载明将在2022年底将60多万工资全数付清。在漫长的等待以及多次催要无果后,徐师傅作为代表来到了丰县法院打起了官司。

      为尽快帮助大家拿到工资,史宝光迅速开启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联系到工地负责人,经过多次释法说理,双方就偿还时间和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并最终通过电子签名确认了调解协议。

       就在同一天,青年法官王倩倩与两名90后老板展开了一场“年轻人的谈判”,并高效化解28起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有效维护了讨薪农民工老人的合法权益。

      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灵魂所在。

      用心用情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广大农民工能够踏实打拼、安心奋斗,丰县法院积极与县人社局、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8个部门联合召开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座谈会,通过规范用工主体责任,工人实名制等措施确保工资及时兑付、欠薪问题源头化解。

      此外,该院还成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领导小组,与公安局、司法局等多部门联合新建驻法院“护薪”工作室,邀请各单位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双强”工作人员17人轮驻法院参与案件调解,形成了“两个小组”同向发力,默契衔接局面,高效推进农民工工资案化解。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解案件176件,帮助农民工拿回工资187万元。


想在前头 干在前头

守护群众致富“金果果”


      初春三月,是丰县大沙河镇,千万朵梨花盛开的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桃树梨树竞相开花,而种植规模较大的盛世梨园更是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前来打卡。

      “我们现在还是小买卖,不过打算以后扩大种植面积,要是签果品购销合同该注意啥?”

      “果商要是拖欠果品款咋办?” 

      梨园深处,宋楼法庭的工作人员正在拥挤的人群中如火如荼开展着以案说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向来往游客讲解民法典中涉及乡村旅游服务等法律问题,引导游客增强法治观念,防止旅途出现纠纷。

      “去年我们办了一件涉果企纠纷的案子,原告冷藏的100多吨梨全部发黑,由于原因不明,导致企业损失惨重。”郭新庭长惋惜地说。为此,宋楼法庭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专门制定了“送法进果企”专项普法行动。

      “大沙河镇是远近闻名的果乡,梨树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关系千家万户的‘钱袋子’,法院定期到果企、果园、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帮助果农、企业化解果类纠纷矛盾,群众很认可!”大沙河副镇长刘盼盼表示。

      想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就要练出“铁脚板”,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全方位了解基层司法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司法供给。

      近年来随着丰县果业产销量不断增大,涉果买卖、仓储纠纷等案件逐渐增加,2022年,丰县法院探索打造了“护航沙河果业”宋楼法庭特色品牌,共靠前化解果业种植、贮藏、营销等矛盾纠纷133件,组织开展专项“普法进企业”专项活动27次,开展法律讲座12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余次,提出意见和建议43条,护航果企健康无讼发展成效显著。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是职责更是使命,如今,丰县法院全体干警用一个个真实案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展现了人民法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继承新发展 ,未来,“枫桥经验”还将在丰县这片热土上通过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传承者……


       往期回顾


      “三端发力”构建全流程诉源治理体系丨徐法“枫”景

      调撤率83%以上,这个法庭的解纷秘诀是.....丨徐法“枫”景②

 

来源:丰县法院
责任编辑:唐新利